:::

【永續馬明潭─兩爬蛙蛙】樂學馬明潭 共學兩棲爬蟲

【永續馬明潭─兩爬蛙蛙】樂學馬明潭 共學兩棲爬蟲

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以下簡稱中心) 110417(星期六)辦理「永續馬明潭─兩爬蛙蛙」營隊。本次活動結合「2021臺北兒童月」主軸─以兒童為中心,邀請社團法人臺灣兩棲類動物保育協會常務理事李承恩為學員簡介蛙類觀察要領,並與協會志工王瑞君及黃雅倫老師一同帶領親子至馬明潭探索學習,透過兩棲爬蟲類的觀察活動完成親子共學、環境共好的學習歷程。

「永續馬明潭─兩爬蛙蛙」營隊為了能近距離觀察常見蛙類,特意選在兩棲爬蟲類較常出現的晚間時段辦理。從基礎蛙類辨別與科學分類兩面向,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兩棲類,進而學習辨識外來種─斑腿樹蛙帶來的危害及其移除的方法;李承恩老師現場更帶來斑腿樹蛙的卵泡及蝌蚪,讓學員利用顯微鏡親自觀察其特徵與生長歷程。

馬明潭生態園區屬於濕地型態,蘊含豐富的兩棲與爬蟲類生物,十分適合作為觀察地點。參與的學員謹記講師的提醒,在以最不影響自然環境的前提之下,在園區觀察、探索;瞭解兩棲爬蟲類的習性與特徵,就能在野外順利辨識。活動當天除了常見的拉都希氏赤蛙,學員們還很幸運地發現在園區一向少見的面天樹蛙;而為了維護園區生態,對於外來種「斑腿樹蛙」親子間也通力合作,利用洗衣袋進行移除。

參與此次營隊的石牌國小江淳筠同學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加觀察兩棲爬蟲類的活動,也是第一次自己動手抓青蛙,老師教了正確的方式,所以不用擔心他會受傷。濕濕滑滑的不太好抓,但是很有趣!」而今年就讀金華國小一年級的譚業縈同學與爸爸一同參與,雖然是第一次參加夜間觀察活動,但能親眼看到老師說的蛙類,覺得很驚奇。他說:「我最喜歡小雨蛙了,老師說因為這裡濕濕的,潮濕的環境就有可能看到他出現。」

透過營隊走入臺北古溼地─馬明潭生態園區內,探尋樹蛙、蟾蜍等兩棲爬蟲類蹤跡,並在專業講師的指導下近距離觀察牠們的外型特徵,且從環境保育的角度探討兩棲爬蟲類所面臨的生存危機,讓參與活動的親子能夠從近距離的接觸與感動中,培養尊重生命與關心環境的生活態度。藉由本次臺北兒童月系列活動,讓探索學習融入生活之中、不再有距離感,以具體行動帶領孩子主動學習、親子共學成長,達到與環境共好的目標。

 

 

▋感謝相關媒體報導

臺北市教育局 報導連結

國語日報|北市營隊夜間尋蛙 認識外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