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教學習地圖

*」欄位的資料為必填。

學校資料

市立介壽國中
衛⽣副組⻑
anniewpp963@gmail.com

填報資料

臺北市延壽街401號
原有持續維護
建築物頂樓、其他 其他:陽台、中庭
盆缽式、庭園式、綠牆、其他 其他:垂生式

(參考網站http://card.url.com.tw/realads/map_latlng.php,輸入學校地址)
121.554250564度 , 25.0564度

(可使用google map計算)
128
滴灌、噴灌、人工
農業部指導豐年社盧軒毅先生、海漁基金會食農教育團隊、臺北醫學大學「全榖及未精製雜糧」教學團隊、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教育局研習講師象農夫-李孟發先生、臺灣⼤學園藝所蘇梓維碩⼠、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韋立博碩士、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顏嘉成碩⼠、農民林慧懿女士、農民高建城先生、家⻑會生活美化組、社區志工等20
2000

本學年預計實施期程與內容

113年上半年(112學年度第二學期)
1月2日~2月15日寒假結束前
(1) 指導學生上網查詢減碳及碳匯知識。
(2) 指導學生上網查詢多樣性植物種植季節及月份。
(3) 採購養蠶用具。
(4) 請教專家學者:洽詢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臺灣⼤學園藝所蘇梓維碩⼠、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韋立博碩士、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顏嘉成碩⼠,及農民養護植物及設置綠屋頂相關知識。
(5) 養護綠屋頂:小義工學生持續養護及觀察屋頂平臺及綠牆作物生長情形,並協助檢查自動滴灌及噴灌系統管線、清理滴灌滴頭、維修噴灌噴頭、調整滴灌及噴灌時間、更換定時器電池、拔除野草、清掃綠屋頂場地,及進行蚯蚓堆肥。
(6) 確認安全措施:檢修屋頂安全防護網、修訂本校「綠屋頂使用與安全管理規範」。
(7) 教師帶領小義工學生結合社區資源,親師生共同規畫、整理倉庫。
第1~2週(2月16日~2月23日)
(1) 宣導「淨零碳排及節能、綠化效能」知能,包含清淨空氣、降溫、節電、降噪、美化環境。
(2) 配合季節栽種珠蔥。
(3) 指導學生上網查詢養蠶知識。
(4) 宣導本校「綠屋頂使用與安全管理規範」。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講解「認識本校綠屋頂」,包含「蔬果香草標本區」、「花海及淺根作物區」與「垂直綠牆區」。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及「園藝」課程,講解「春化作用」。
(7) 學生農耕社團運用「春化作用」原理,先將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等種子放入冰箱冷藏庫1週模擬冬天環境,戶外課再使用穴盤練習播種,栽種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種子,並觀察生長情形。
第3~4週(2月26日~3月8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一,測量「樹胸高周長」。
(2) 配合季節栽種草莓。
(3) 小田園社採收校園內原有桑葉、實做養蠶。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下垂生植物(如:黃金葛及吊竹草)。
(5) 清掃綠屋頂「雨水回收系統」入水口。
(6) 講解「香草植物」,帶領同學認識香草植物的生活應用,例如:提升記憶力、放鬆、幫助睡眠。學生填寫香草植物學習單。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芳香萬壽菊、綠薄荷及左手香等香草植物。
(8)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家政」課程,製作綠薄荷及芳香萬壽菊花草茶。
(9)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5~6週(3月11日~3月22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二,計算「樹胸高半徑」。
(2) 配合季節栽種茄子。
(3) 配合季節採收珠蔥。
(4) 小田園社採收校園內原有桑椹。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上攀爬植物(如:蒜香藤及百香果)。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及「園藝」課程,講解「連作障礙」。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蔬果香草標本區」:因屋頂紫色地瓜葉區出現「連作障礙」現象,地力枯竭,故將紫色地瓜葉移植至一樓第二中庭,並於屋頂原紫色地瓜葉區鬆土及施肥,改種油菜,並架設細網,以防種子被鳥吃掉。
(8)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講解「綠屋頂賞析及效益」,如:美化校園及市容、增加綠覆率、吸附懸浮微粒、改善空氣品質、降低頂樓教室溫度、節能減碳等。
(9) 學生農耕社團持續觀察並研討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的生長情形,並將已發芽的實生苗從穴盤移植至3吋盆。
第7~8週(3月25日~4月3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三,測量「樹高」。
(2) 配合季節栽種紅莧菜。
(3) 配合季節採收草莓。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上攀爬植物(如:使君子及黃金葛)。
(5) 請教專家學者:洽詢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市府田園城市建議師資-臺灣大學園藝所張育森教授、臺北市立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所張育傑教授,及教育局綠屋頂研習講師象農夫-李孟發先生養護植物相關資源。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分組討論「垂直綠牆」效益,如:美化校園、增加綠覆率、吸附懸浮微粒、淨化空氣、節能減碳等。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垂直綠牆區」:施肥、修剪枯枝枯葉、拔除野草,及進行蚯蚓堆肥。
(8) 學生農耕社團持續觀察並研討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生長情形,並將已發芽的實生苗從3吋盆移植至5吋盆。
(9)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9~10週(4月8日~4月19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四,計算「碳匯=(樹胸高半徑)2*樹高*2.2」。
(2) 配合季節栽種空心菜。
(3) 配合季節採收茄子。
(4) 招募及訓練「衛生組學生小義工」協助養護綠屋頂。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吸盤式植物(如:爬牆虎)。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適合建置綠牆的向下垂生植物及向上攀爬植物」,如:地瓜葉、黃金葛、常春藤、使君子、百香果、爬牆虎薜荔、蒜香藤等。
(7) 學生農耕社團持續觀察並研討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生長情形,並將已發芽的實生苗從5吋盆移植至校慶賀禮-廢棄花盆,以學習物盡其用、愛物惜物精神。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油菜生長情形,若已發芽,則拆除防鳥網。
第11~12週(4月22日~5月3日)
(1) 介紹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2) 配合季節栽種紅鳳菜。
(3) 配合季節採收紅莧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心理輔導」與「科學實驗」課程,講解「植物心理學實驗-在培育過程對植物說好話及說壞話後生長情形」。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植物心理學實驗」,使用黃豆及綠豆播種,實驗組為對植物說好話,對照組為對植物說壞話,觀察後續生長情形。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活科技」課程,講解「綠屋頂硬體設備」,包含:抽水馬達、水閥開關、自動澆水(包含滴灌及噴灌)設備的定時器、自動滴灌系統、自動噴灌系統、雨水回收系統、屋頂防漏工程、防護網、環保材質南方松木質植栽箱等。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地踏查綠屋頂硬體設備,包含:「蔬果香草標本區」自動滴灌系統與「花海及淺根作物區」自動噴灌系統。
(8) 邀請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蒞校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9)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13~14週(5月6日~5月17日)
(1) 介紹生態保育觀念。
(2) 配合季節栽種絲瓜。
(3) 配合季節採收空心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理化」課程,講解「肥料」,如:蚯蚓堆肥、綠肥、化學肥、氮肥、磷肥、鉀肥等。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蚯蚓堆肥。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變化。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花海及淺根作物區」:施作整地、調土、覆土,栽種大波斯菊種子,並架設細網,以防種子被鳥吃掉。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15~16週(5月20日~5月31日)
(1) 介紹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一:綠碳(即森林碳匯)。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韭菜。
(3) 採收校園原有紫色地瓜葉。
(4)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紅鳳菜、地瓜葉、韭菜、芳香萬壽菊及綠薄荷。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家政」課程,烹飪地瓜葉蛋花湯及炒紅鳳菜。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變化。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蚯蚓堆肥變化。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9) 結合社區鄰里資源:與志工家長研商養護綠屋頂事宜,並組織社區居民擔任「園藝義工」協助。
第17~18週(6月3日~6月14日)
(1) 介紹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二:藍碳(即海洋碳匯)。
(2) 配合季節栽種大豆。
(3) 配合季節採收絲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活科技」課程,講解「綠屋頂景觀設計」,包含:構圖(曲線、直線)、前排造景(彩度、高度)、植栽顔色比例、走道鋪面材料、栽植盆顔色、碎石顏色、藤蔓植物遮蓋等。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地踏查綠屋頂景觀設計。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變化。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蚯蚓堆肥變化。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19~20週(6月17日~6月28日)
(1) 介紹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三:黃碳(即土壤碳匯)。
(2) 配合季節栽種百香果。
(3) 採收韭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下垂生植物(如:常春藤)。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豌豆遺傳性狀」。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搭設棚架,栽種豌豆,並觀察豌豆遺傳性狀。
(7) 檢測頂樓教室降溫效果。
(8) 學生農耕社團研討「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異同。
(9) 學生農耕社團研討蚯蚓堆肥變化。
(10)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研討油菜生長情形。
(11)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油菜、紅鳳菜、地瓜葉及韭菜。

113年下半年(113學年度第一學期)
暑假(7月1日~8月29日)
(1) 指導學生落實節能減碳行動,實現生態永續目標。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綠色地瓜葉。
(3) 請教專家學者:洽詢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臺灣⼤學園藝所蘇梓維碩⼠、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韋立博碩士、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顏嘉成碩⼠,及農民養護植物及設置綠屋頂相關知識。
(4) 養護綠屋頂:維修自動澆水(滴灌及噴灌)系統、清理滴灌噴頭及排水管、調整滴灌時間及拔除野草。
(5) 確認安全措施:檢修屋頂安全防護網、修訂本校「綠屋頂使用與安全管理規範」。
(6) 教師帶領小義工學生結合社區資源,親師生共同規畫、整理倉庫。
第1~2週(8月30日~9月6日)
(1) 介紹「碳中和」及「淨零net zero」。
(2) 採收大豆。
(3) 小義工學生融入「生活科技」課程,於教室陽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
(4) 「學生農耕社團」招生。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講解「綠屋頂工法及施工程序」。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重整「蔬果香草標本區」植栽箱。
第3~4週(9月9日~9月20日)
(1) 介紹「溫室氣體」。
(2) 配合季節栽種大蒜。
(3) 配合季節採收百香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理化」與「環保」課程,介紹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
(5) 養護「垂直綠牆區」黃金葛、萊姆黃金葛、白泉黃金葛、吊竹草、蔓性紫花馬纓丹、百香果,及南美蟛蜞菊。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講解「綠屋頂花海」。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花海及淺根作物區」植栽箱,並實做栽種花海。
(8) 檢測頂樓教室降溫效果。
第5~6週(9月23日~10月4日)
(1) 介紹「負排放技術(將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自排放源或大氣中以自然碳循環或人為方式移除、吸收或儲存之機制)」。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辣椒。
(3) 採收綠色地瓜葉。
(4) 學生農耕社團融入「生活科技」課程,於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
(5) 結合社區鄰里資源:招募7年級新生志工家長,併同原有志工家長及社區熱心居民,組成「綠屋頂家長團隊」,支援綠屋頂相關事宜。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健康教育」課程,講解「天天五蔬果」:3蔬2果,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以建立學生健康飲食觀念。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及養護「垂直綠牆區」植栽,並實做修剪及扦插枝葉,以維護綠牆美觀。
第7~8週(10月7日~10月18日)
(1) 複習「自然碳匯」。
(2) 配合季節栽種油菜。
(3) 配合季節採收大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理化」、「環保」與「群育」課程,分組討論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優缺點。
(5) 持續培訓「衛生組小義工」協助養護綠屋頂。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防治綠牆植物病蟲害—向下垂生植物及向上攀爬植物」,以增進養護綠牆知能。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地踏查綠屋頂植物病蟲害。
第9~10週(10月21日~11月1日)
(1) 介紹「碳循環(the carbon cycle)」。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萵苣。
(3) 採收辣椒。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理化」、「環保」、「群育」、「資訊-簡報製作」與「口語表達」課程,分組上臺報告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優缺點。
(5) 結合校慶活動:「採收及搬運蔬菜接力競賽」及「園遊會義賣蔬果」,義賣所得併入決算,納入學校年度預算。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紅鳳菜、地瓜葉、芳香萬壽菊、綠薄荷、油菜及韭菜等作物。
(7)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日常蔬菜的栽種方法—紅鳳菜、地瓜葉及韭菜」。
第11~12週(11月4日~11月15日)
(1) 複習「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玉米。
(3) 配合季節採收油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蚯蚓」及其對耕種的益處,如: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及養分,以改良土質。
(5) 舉辦「綠屋頂講座」,邀請屋頂平臺或綠牆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增進師生養護綠屋頂知能。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活科技」課程及「生物」課程,製作「綠屋頂植物說明牌」,說明牌內容包含植物學名、科屬、別名、營養及功效。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於綠屋頂更新植物說明牌。
第13~14週(11月18日~11月29日)
(1) 介紹「林產品延遲排放效果」。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紫色地瓜葉。
(3) 採收萵苣。
(4)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蚯蚓堆肥,在校內綠屋頂農場收集生廚餘(如:落葉、落花、枯枝、枯葉、果皮)。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邀請臺北市青年農民講解「栽種茶葉」,並實做撿茶(將茶葉分級)。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栽種茶葉的綠肥—魯冰花,並填寫本校於第二區「花海及淺根作物區」所栽種茶葉的綠肥(魯冰花)學習單。
第15~16週(12月2日~12月13日)
(1) 介紹「碳量在生態系與碳庫間的流動關係」。
(2) 配合季節栽種芫荽。
(3) 採收玉米。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探討蚯蚓堆肥之碳氮比。
(5) 邀請臺北市農會提供農業技術諮詢及現場技術指導。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花海及淺根作物區」及「垂直綠牆區」蔬果。
(7) 社團成果發表結合「創意市集活動」:學生農耕社團包裝蔬果、義賣蔬果,所得納入教育儲蓄戶,扶助弱勢。
第17~18週(12月16日~12月27日)
(1) 介紹「不同類型碳匯碳儲存量長期趨勢」。
(2) 配合季節栽種番茄。
(3) 採收紫色地瓜葉。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生物」、「群育」、「資訊-簡報製作」與「口語表達」課程,分組上臺報告迷迭香、心葉蔓綠絨、白網紋草、白脈椒草、彩葉草。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豌豆遺傳性狀」。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搭設棚架,栽種豌豆,並觀察豌豆遺傳性狀。
第19~20週(12月30日~1月10日)
(1) 介紹「碳儲存」及「碳吸存」。
(2) 配合季節栽種珠蔥。
(3) 配合季節採收芫荽。
(4)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計數蚯蚓繁殖數量,及放生蚯蚓。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及「垂直綠牆區」地瓜葉及空心菜。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家政」課程,烹飪地瓜葉蛋花湯、炒空心菜,製作芳香萬壽菊及綠薄荷花草茶。

一、區域:
本校綠屋頂包含「屋頂平臺」及「垂直綠牆」二大部分,說明如下:
(一)「屋頂平臺」:分為「九宮格蔬果香草標本區」與「花海及淺根作物區」。
(二)「垂直綠牆」:分為「樓梯前綠牆」與「教室前綠牆」。
二、永續環保:
(一)蚯蚓堆肥:以生廚餘、落花、落葉及枯枝餵食蚯蚓,解決生廚餘問題,再以蚯蚓糞便為肥料栽種綠屋頂植物。蚯蚓在土壤中爬行同時發揮了鬆土的功用,有利植物根部的生長。學生藉由觀察蚯蚓,增進生物、理化及農耕素養。
(二)廢棄寶特瓶再利用:「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使用廢棄寶特瓶裝設於花盆底部,以儲存花盆底部流出之多餘澆灌水,並搭配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透過毛細現象引寶特瓶內之儲存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
(三)舊花盆再利用:「屋頂平臺」使用校慶祝賀花籃廢棄盆及環保木質植栽箱建置,「垂直綠牆」使用校內陳年舊盆建置。
(四)響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依據SDGs 目標2之「促進永續農業」設計課程,進行教學。
(五)淨化空氣:「垂直綠牆」主要栽種黃金葛家族(含黃金葛、萊姆黃金葛,及白金葛)。經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版之《淨化室內空氣之植物應用及管理手冊》,黃金葛具有移除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如:甲醛)能力強、二氧化碳移除速率高,及滯塵能力佳等優點,科學文獻證實可有效淨化空氣。
(六)降低溫度:「屋頂平臺」植物及土壤阻隔日光直射頂樓天花板混凝土,以降低頂樓教室溫度,進而減少耗費冷氣與電扇電力。
(七)水資源回收再利用:設置雨⽔回收系統澆灌農作物,節能減碳。
三、落實食農教育法:
依據食農教育法所定6大推動方針:「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加強宣導,並設計課程,進行教學。
四、結合社區與家長力量:
綠屋頂建置及養護工作由學生、教職員工、志工家長及社區熱心人士擔任。並邀請專精農耕的家長及社區人士傳授栽種綠屋頂植物、設計綠屋頂景觀的知識及技能。結合社區與家長之力量,共同營造親師生與鄰里合作之氛圍,促進學校經營與發展,帶動社區共榮共好,實踐美好臺北田園城市理想。
五、愛鄉愛土:
栽種台灣原生種桑樹,因是道地台灣原生,比從國外引入的植栽更能適應本土環境,抗病蟲害、適應力強,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管理,可減少管理經費,且不需使用農藥,以免讓害蟲因產生抗體而愈來愈強。此外,可為未來採食桑葚及培育蠶寶寶做準備。
六、科技設備:
(一)「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使用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搭配廢棄寶特瓶裝設於花盆底部,以儲存花盆底部流出之多餘澆灌水,引水條透過毛細現象引寶特瓶內之儲存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
(二)「屋頂平臺」: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及定時自動澆水設備,其中「九宮格蔬果香草標本區」採用滴灌方式,「花海及淺根作物區」則採用噴灌方式。學生學習操作設定方法,提升科技素養。
(三)「垂直綠牆」:設置定時自動澆水設備,採用滴灌方式,提升科技素養。
七、舉辦講座:
(一)邀請陽明交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講解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等知識。
(二)邀請臺北典藏植物園講師解說臺灣原生種植物及實作綠屋頂植物拓印。
(三)邀請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講師解說食農教育-優質蛋白質挑選順序:豆製品>;;;魚肉、海鮮>;;;蛋>;;;羊牛豬鵝鴨雞。讓學生了解綠屋頂所栽種之紅豆、綠豆為優質蛋白質首選。
(四)邀請臺⼤植物科學研究所及園藝研究所碩士講解肥料、土壤等知識。
八、植物種類多元:
栽種植物種類多元化,讓學生可以認識各種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並觀察多元型態的根、葉、莖、花、果,及種子,說明如下:
(一)「屋頂平臺」:
1、蔬菜類:地瓜葉、紅鳳菜、紅莧菜、韭菜、南瓜、大蒜、紅蔥頭、綠豆、黃豆、黑豆、紅豆、芝麻、紅藜、蘿蔔嬰等。
2、香草類:綠薄荷、芳香萬壽菊等。
3、中草藥:麥門冬、紫蘇、紅紫蘇、枸杞、金銀花、穀精草、木賊等。
4、花:日日春、麒麟花、仙丹花、梔子花、茉莉花、九重葛、雪茄花、波斯菊、杜鵑花等。
(二)「垂直綠牆」:
1、垂生植物:黃金葛、萊姆黃金葛、白金葛等。
2、垂生中草藥:天門冬(武竹)等。
3、微垂生植物:蔓性紫花馬纓丹、吊竹草、南美蟛蜞菊等。
4、爬藤水果:百香果。
5、(點綴用)花:玫瑰花。
6、(點綴用)香草類:左手香。
九、安全措施:
(一)訂定並宣導「本校綠屋頂使⽤與安全管理規範」。
(二)設置安全護網,並定期檢修。
十、學生親自建置及養護:
「綠屋頂」盆缽運用本校原有舊花盆,從無到有全程均由教師帶領學生們親力親為建置,包含挑選植物、脫盆、補土、栽種、移植、澆水、施肥、修剪、採收、義賣。培養學生農耕園藝終身興趣,怡情養性,調劑身心。
十一、設置植物說明牌
學生手腦並用,上網查詢各植物的知識,排版、列印並建置植物說明牌。
十二、鋪設抑草蓆
學生集思廣益,討論如何解決野草叢生的困境。並學習剪裁、鋪設、固定抑草蓆,以防治野草,增進養護農田效能。
十三、融入課程:
融入社團、生物、生活科技、理化、家政、健康教育、視覺藝術、數學、資訊、語文等課程,提升各大領域素養。植物心理學、農園/庭園景觀設計、肥料知識、烹飪、健康飲食等主題課程,落實食農教育。如:
(一)自食齊力,尚「介」長「壽」(家政/健康教育)。
(二)每日飲食指南桌遊(健康教育/生物)。
(三)蚯蚓堆肥實作(生物/理化)。
(四)植物心理學雙語實驗(輔導/生物/英文)。
(五)黃金葛三兄弟綠牆(視覺藝術/生物)。
十四、校慶義賣蔬果花草,所得扶助弱勢學生。
十五、可食地景、觀花植物及觀葉植物美化校園環境,提高綠覆率,提供親師生無農藥雜糧、蔬果及紓解壓力的休憩園地。

一、新增課程:「採集桑葉,飼養蠶寶寶」、「閱覽與操作教育部校園樹木資訊平臺網站」、「丈量樹胸高周長及樹高,以計算樹木碳匯(量),學習朝向淨零碳排的世界公民永續目標邁進」及「協助清理社區巷弄植栽區」等課程活動,以擴大同學視野。
二、學生實作蚯蚓堆肥,以生廚餘、落花葉及枯枝餵食,解決生廚餘問題,再以蚯蚓糞便為肥料栽種綠屋頂植物。蚯蚓在土壤中爬行同時發揮了鬆土的功用,有利植物根部的生長。學生藉由觀察蚯蚓,增進生物、理化及農耕素養。
三、配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及落實食農教育。
四、栽種台灣原生種桑樹,因是道地台灣原生,比從國外引入的植栽更能適應本土環境,抗病蟲害、適應力強,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管理,可減少管理經費,且不需使用農藥,以免讓害蟲因產生抗體而愈來愈強。此外,可為未來培育蠶寶寶做準備。
五、學生回收廢棄寶特瓶,在「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的過程,學生發現相同容量但不同廠牌的寶特瓶瓶身高度稍不同,需收集瓶身高度完全相同的四個寶特瓶裝置在同一花盆底部,花盆才可平衡直立,藉以培養學生環保情操、活用物理知識及觀微知著、不輕忽細節的能力。
六、「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將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裝設於銜接花盆底部的廢棄寶特瓶內,讓學生觀察毛細現象使寶特瓶內之儲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藉此培養學生思考及觀察物理現象。
七、研發「綠屋頂作物VS六大類食物」桌遊教具,結合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六大類食物」健康飲食知識,辦理「自食齊力-尚『介』長『壽』」活動,寓教於樂,親師生及民眾反應熱烈,成效良好。
八、邀請陽明交大環境工程研究所、臺北典藏植物園、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及臺⼤植物科學研究所及園藝研究所講解綠屋頂相關知識。
九、「垂直綠牆」栽種三種不同品種的黃金葛,包含黃金葛、萊姆黃金葛,及白金葛。結果發現垂生速度黃金葛最快,萊姆黃金葛次快,白金葛最慢。此外,黃金葛最不易被野草侵犯,萊姆黃金葛其次,白金葛最易被野草侵犯。
十、「屋頂平臺」所栽種的植物可起死回生。例如:綠薄荷、雪茄花、仙丹花。酷暑或嚴重缺水時,植物呈現枯萎的狀態,葉子大量掉落,學生及時澆灌大量水分,植物起死回生,又再度呈現欣欣向榮、枝葉茂盛的景象。讓學生體認要學習這些植物強韌的生命力,力求生存。
十一、「垂直綠牆」黃金葛可向上攀爬,也可向下垂生。向上攀爬時,愈往上生長的莖、葉愈大;向下垂生時,愈往下生長的莖、葉愈小。
十二、「屋頂平臺」所栽種的地瓜葉在3月份時產生「連作障礙」,產量銳減。因此學生將僅存的一株地瓜葉移植至他盆,原盆則改種油菜。輪耕之後,6月份原盆再重新種回原地瓜葉,地瓜葉又恢復往日枝繁葉茂情形。學生類比日常學習活動,若連續學習同一科目數小時後,也會產生「連作障礙」,因此須轉換從事其他活動,例如:運動、唱歌或學習不同科目,才可避免學習效能低落。
十三、未來推展方向:
(一)持續施作蚯蚓堆肥,解決生廚餘問題及協助鬆土,並以蚯蚓糞便施肥。學生藉由觀察蚯蚓,提升生物、理化及農耕素養。
(二)持續配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及落實食農教育。
(三)持續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落實永續環保、節能減碳。
(四)持續結合家長會力量,借重專精農耕、農園設計家長之長才,及鼓勵志工家長熱心參與,營造親師生共同學習成長之合作氛圍。
(五)持續善用社區資源,邀請社區人士傳授栽種綠屋頂植物、設計綠屋頂景觀的知識及技能。結合社區之力量並推廣臺北田園城市理念,共同達成鄰里合作、共榮共好之願景。
(六)持續栽種台灣原生種植物以友善環境。
(七)持續栽種台灣原生種桑樹,為未來培育蠶寶寶進行田園教學做準備。
(八)推動「國中生養生觀念」:建立終生勞動養生及健康飲食觀念,並持續辦理「自食齊力-尚『介』長『壽』」活動。
(九)持續設計「寓教於樂」栽種活動。
(十)持續教育學生團結合作栽種,學習發揮團隊精神。
(十一)持續邀請專家學者講解綠屋頂相關知識。

綠屋頂成果照片/說明

Array
(
    [id] => 4233
    [type_id] => 10
    [school_id] => 13
    [school_type_id] => 3
    [school_name] => 市立介壽國中
    [name] => 王姵方
    [job_title] => 衛⽣副組⻑
    [pho] => (02)27674496#310
    [email] => anniewpp963@gmail.com
    [address] => 臺北市延壽街401號
    [base] => 原有持續維護
    [base_location] => 建築物頂樓、其他
    [base_location_other] => 陽台、中庭
    [farming_method] => 盆缽式、庭園式、綠牆、其他
    [farming_method_other] => 垂生式
    [base_longitude] => 121.554250564
    [base_latitude] => 25.0564
    [base_area] => 128
    [watering_method] => 滴灌、噴灌、人工
    [watering_method_other] => 
    [funding_source_school] => 校內預算
    [funding_source_other] => 
    [other_assist] => 農業部指導豐年社盧軒毅先生、海漁基金會食農教育團隊、臺北醫學大學「全榖及未精製雜糧」教學團隊、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教育局研習講師象農夫-李孟發先生、臺灣⼤學園藝所蘇梓維碩⼠、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韋立博碩士、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顏嘉成碩⼠、農民林慧懿女士、農民高建城先生、家⻑會生活美化組、社區志工等20
    [total_num] => 2000
    [implement_content1] => 113年上半年(112學年度第二學期)
1月2日~2月15日寒假結束前
(1) 指導學生上網查詢減碳及碳匯知識。
(2) 指導學生上網查詢多樣性植物種植季節及月份。
(3) 採購養蠶用具。
(4) 請教專家學者:洽詢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臺灣⼤學園藝所蘇梓維碩⼠、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韋立博碩士、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顏嘉成碩⼠,及農民養護植物及設置綠屋頂相關知識。
(5) 養護綠屋頂:小義工學生持續養護及觀察屋頂平臺及綠牆作物生長情形,並協助檢查自動滴灌及噴灌系統管線、清理滴灌滴頭、維修噴灌噴頭、調整滴灌及噴灌時間、更換定時器電池、拔除野草、清掃綠屋頂場地,及進行蚯蚓堆肥。
(6) 確認安全措施:檢修屋頂安全防護網、修訂本校「綠屋頂使用與安全管理規範」。
(7) 教師帶領小義工學生結合社區資源,親師生共同規畫、整理倉庫。
第1~2週(2月16日~2月23日)
(1) 宣導「淨零碳排及節能、綠化效能」知能,包含清淨空氣、降溫、節電、降噪、美化環境。
(2) 配合季節栽種珠蔥。
(3) 指導學生上網查詢養蠶知識。
(4) 宣導本校「綠屋頂使用與安全管理規範」。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講解「認識本校綠屋頂」,包含「蔬果香草標本區」、「花海及淺根作物區」與「垂直綠牆區」。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及「園藝」課程,講解「春化作用」。
(7) 學生農耕社團運用「春化作用」原理,先將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等種子放入冰箱冷藏庫1週模擬冬天環境,戶外課再使用穴盤練習播種,栽種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種子,並觀察生長情形。
第3~4週(2月26日~3月8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一,測量「樹胸高周長」。
(2) 配合季節栽種草莓。
(3) 小田園社採收校園內原有桑葉、實做養蠶。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下垂生植物(如:黃金葛及吊竹草)。
(5) 清掃綠屋頂「雨水回收系統」入水口。
(6) 講解「香草植物」,帶領同學認識香草植物的生活應用,例如:提升記憶力、放鬆、幫助睡眠。學生填寫香草植物學習單。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芳香萬壽菊、綠薄荷及左手香等香草植物。
(8)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家政」課程,製作綠薄荷及芳香萬壽菊花草茶。
(9)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5~6週(3月11日~3月22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二,計算「樹胸高半徑」。
(2) 配合季節栽種茄子。
(3) 配合季節採收珠蔥。
(4) 小田園社採收校園內原有桑椹。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上攀爬植物(如:蒜香藤及百香果)。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及「園藝」課程,講解「連作障礙」。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蔬果香草標本區」:因屋頂紫色地瓜葉區出現「連作障礙」現象,地力枯竭,故將紫色地瓜葉移植至一樓第二中庭,並於屋頂原紫色地瓜葉區鬆土及施肥,改種油菜,並架設細網,以防種子被鳥吃掉。
(8)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講解「綠屋頂賞析及效益」,如:美化校園及市容、增加綠覆率、吸附懸浮微粒、改善空氣品質、降低頂樓教室溫度、節能減碳等。
(9) 學生農耕社團持續觀察並研討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的生長情形,並將已發芽的實生苗從穴盤移植至3吋盆。
第7~8週(3月25日~4月3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三,測量「樹高」。
(2) 配合季節栽種紅莧菜。
(3) 配合季節採收草莓。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上攀爬植物(如:使君子及黃金葛)。
(5) 請教專家學者:洽詢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市府田園城市建議師資-臺灣大學園藝所張育森教授、臺北市立大學環境教育與資源所張育傑教授,及教育局綠屋頂研習講師象農夫-李孟發先生養護植物相關資源。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分組討論「垂直綠牆」效益,如:美化校園、增加綠覆率、吸附懸浮微粒、淨化空氣、節能減碳等。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垂直綠牆區」:施肥、修剪枯枝枯葉、拔除野草,及進行蚯蚓堆肥。
(8) 學生農耕社團持續觀察並研討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生長情形,並將已發芽的實生苗從3吋盆移植至5吋盆。
(9)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9~10週(4月8日~4月19日)
(1) 進行校園樹木碳匯測量活動四,計算「碳匯=(樹胸高半徑)2*樹高*2.2」。
(2) 配合季節栽種空心菜。
(3) 配合季節採收茄子。
(4) 招募及訓練「衛生組學生小義工」協助養護綠屋頂。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吸盤式植物(如:爬牆虎)。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適合建置綠牆的向下垂生植物及向上攀爬植物」,如:地瓜葉、黃金葛、常春藤、使君子、百香果、爬牆虎薜荔、蒜香藤等。
(7) 學生農耕社團持續觀察並研討綠豆、黃豆、黑豆、芝麻、蘿蔔嬰及紅藜生長情形,並將已發芽的實生苗從5吋盆移植至校慶賀禮-廢棄花盆,以學習物盡其用、愛物惜物精神。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油菜生長情形,若已發芽,則拆除防鳥網。
第11~12週(4月22日~5月3日)
(1) 介紹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2) 配合季節栽種紅鳳菜。
(3) 配合季節採收紅莧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心理輔導」與「科學實驗」課程,講解「植物心理學實驗-在培育過程對植物說好話及說壞話後生長情形」。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植物心理學實驗」,使用黃豆及綠豆播種,實驗組為對植物說好話,對照組為對植物說壞話,觀察後續生長情形。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活科技」課程,講解「綠屋頂硬體設備」,包含:抽水馬達、水閥開關、自動澆水(包含滴灌及噴灌)設備的定時器、自動滴灌系統、自動噴灌系統、雨水回收系統、屋頂防漏工程、防護網、環保材質南方松木質植栽箱等。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地踏查綠屋頂硬體設備,包含:「蔬果香草標本區」自動滴灌系統與「花海及淺根作物區」自動噴灌系統。
(8) 邀請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蒞校進行現場技術指導。
(9)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13~14週(5月6日~5月17日)
(1) 介紹生態保育觀念。
(2) 配合季節栽種絲瓜。
(3) 配合季節採收空心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理化」課程,講解「肥料」,如:蚯蚓堆肥、綠肥、化學肥、氮肥、磷肥、鉀肥等。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蚯蚓堆肥。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變化。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花海及淺根作物區」:施作整地、調土、覆土,栽種大波斯菊種子,並架設細網,以防種子被鳥吃掉。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15~16週(5月20日~5月31日)
(1) 介紹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一:綠碳(即森林碳匯)。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韭菜。
(3) 採收校園原有紫色地瓜葉。
(4)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紅鳳菜、地瓜葉、韭菜、芳香萬壽菊及綠薄荷。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家政」課程,烹飪地瓜葉蛋花湯及炒紅鳳菜。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變化。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蚯蚓堆肥變化。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9) 結合社區鄰里資源:與志工家長研商養護綠屋頂事宜,並組織社區居民擔任「園藝義工」協助。
第17~18週(6月3日~6月14日)
(1) 介紹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二:藍碳(即海洋碳匯)。
(2) 配合季節栽種大豆。
(3) 配合季節採收絲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活科技」課程,講解「綠屋頂景觀設計」,包含:構圖(曲線、直線)、前排造景(彩度、高度)、植栽顔色比例、走道鋪面材料、栽植盆顔色、碎石顏色、藤蔓植物遮蓋等。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地踏查綠屋頂景觀設計。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變化。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蚯蚓堆肥變化。
(8)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持續觀察油菜生長情形。
第19~20週(6月17日~6月28日)
(1) 介紹自然方式減量方法三:黃碳(即土壤碳匯)。
(2) 配合季節栽種百香果。
(3) 採收韭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介紹適合建置綠牆植物-向下垂生植物(如:常春藤)。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豌豆遺傳性狀」。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搭設棚架,栽種豌豆,並觀察豌豆遺傳性狀。
(7) 檢測頂樓教室降溫效果。
(8) 學生農耕社團研討「植物心理學實驗」實驗組及對照組生長情形異同。
(9) 學生農耕社團研討蚯蚓堆肥變化。
(10)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研討油菜生長情形。
(11)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油菜、紅鳳菜、地瓜葉及韭菜。
    [implement_content2] => 113年下半年(113學年度第一學期)
暑假(7月1日~8月29日)
(1) 指導學生落實節能減碳行動,實現生態永續目標。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綠色地瓜葉。
(3) 請教專家學者:洽詢陽明交通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高正忠教授、臺北市農會農業技術服務團、臺灣⼤學園藝所蘇梓維碩⼠、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韋立博碩士、臺灣⼤學植物科學所顏嘉成碩⼠,及農民養護植物及設置綠屋頂相關知識。
(4) 養護綠屋頂:維修自動澆水(滴灌及噴灌)系統、清理滴灌噴頭及排水管、調整滴灌時間及拔除野草。
(5) 確認安全措施:檢修屋頂安全防護網、修訂本校「綠屋頂使用與安全管理規範」。
(6) 教師帶領小義工學生結合社區資源,親師生共同規畫、整理倉庫。
第1~2週(8月30日~9月6日)
(1) 介紹「碳中和」及「淨零net zero」。
(2) 採收大豆。
(3) 小義工學生融入「生活科技」課程,於教室陽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
(4) 「學生農耕社團」招生。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講解「綠屋頂工法及施工程序」。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重整「蔬果香草標本區」植栽箱。
第3~4週(9月9日~9月20日)
(1) 介紹「溫室氣體」。
(2) 配合季節栽種大蒜。
(3) 配合季節採收百香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理化」與「環保」課程,介紹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
(5) 養護「垂直綠牆區」黃金葛、萊姆黃金葛、白泉黃金葛、吊竹草、蔓性紫花馬纓丹、百香果,及南美蟛蜞菊。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講解「綠屋頂花海」。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養護「花海及淺根作物區」植栽箱,並實做栽種花海。
(8) 檢測頂樓教室降溫效果。
第5~6週(9月23日~10月4日)
(1) 介紹「負排放技術(將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自排放源或大氣中以自然碳循環或人為方式移除、吸收或儲存之機制)」。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辣椒。
(3) 採收綠色地瓜葉。
(4) 學生農耕社團融入「生活科技」課程,於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
(5) 結合社區鄰里資源:招募7年級新生志工家長,併同原有志工家長及社區熱心居民,組成「綠屋頂家長團隊」,支援綠屋頂相關事宜。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健康教育」課程,講解「天天五蔬果」:3蔬2果,每天至少要吃三份蔬菜與兩份水果,以建立學生健康飲食觀念。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觀察及養護「垂直綠牆區」植栽,並實做修剪及扦插枝葉,以維護綠牆美觀。
第7~8週(10月7日~10月18日)
(1) 複習「自然碳匯」。
(2) 配合季節栽種油菜。
(3) 配合季節採收大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理化」、「環保」與「群育」課程,分組討論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優缺點。
(5) 持續培訓「衛生組小義工」協助養護綠屋頂。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防治綠牆植物病蟲害—向下垂生植物及向上攀爬植物」,以增進養護綠牆知能。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地踏查綠屋頂植物病蟲害。
第9~10週(10月21日~11月1日)
(1) 介紹「碳循環(the carbon cycle)」。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萵苣。
(3) 採收辣椒。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理化」、「環保」、「群育」、「資訊-簡報製作」與「口語表達」課程,分組上臺報告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優缺點。
(5) 結合校慶活動:「採收及搬運蔬菜接力競賽」及「園遊會義賣蔬果」,義賣所得併入決算,納入學校年度預算。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紅鳳菜、地瓜葉、芳香萬壽菊、綠薄荷、油菜及韭菜等作物。
(7)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日常蔬菜的栽種方法—紅鳳菜、地瓜葉及韭菜」。
第11~12週(11月4日~11月15日)
(1) 複習「植物的光合作用」。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玉米。
(3) 配合季節採收油菜。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蚯蚓」及其對耕種的益處,如:增加土壤的透氣性、透水性及養分,以改良土質。
(5) 舉辦「綠屋頂講座」,邀請屋頂平臺或綠牆專家學者蒞校演講,增進師生養護綠屋頂知能。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活科技」課程及「生物」課程,製作「綠屋頂植物說明牌」,說明牌內容包含植物學名、科屬、別名、營養及功效。
(7)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於綠屋頂更新植物說明牌。
第13~14週(11月18日~11月29日)
(1) 介紹「林產品延遲排放效果」。
(2) 栽種全年都可種植的紫色地瓜葉。
(3) 採收萵苣。
(4)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蚯蚓堆肥,在校內綠屋頂農場收集生廚餘(如:落葉、落花、枯枝、枯葉、果皮)。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邀請臺北市青年農民講解「栽種茶葉」,並實做撿茶(將茶葉分級)。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栽種茶葉的綠肥—魯冰花,並填寫本校於第二區「花海及淺根作物區」所栽種茶葉的綠肥(魯冰花)學習單。
第15~16週(12月2日~12月13日)
(1) 介紹「碳量在生態系與碳庫間的流動關係」。
(2) 配合季節栽種芫荽。
(3) 採收玉米。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探討蚯蚓堆肥之碳氮比。
(5) 邀請臺北市農會提供農業技術諮詢及現場技術指導。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花海及淺根作物區」及「垂直綠牆區」蔬果。
(7) 社團成果發表結合「創意市集活動」:學生農耕社團包裝蔬果、義賣蔬果,所得納入教育儲蓄戶,扶助弱勢。
第17~18週(12月16日~12月27日)
(1) 介紹「不同類型碳匯碳儲存量長期趨勢」。
(2) 配合季節栽種番茄。
(3) 採收紫色地瓜葉。
(4)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結合「生物」、「群育」、「資訊-簡報製作」與「口語表達」課程,分組上臺報告迷迭香、心葉蔓綠絨、白網紋草、白脈椒草、彩葉草。
(5)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生物」課程,講解「豌豆遺傳性狀」。
(6)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實做搭設棚架,栽種豌豆,並觀察豌豆遺傳性狀。
第19~20週(12月30日~1月10日)
(1) 介紹「碳儲存」及「碳吸存」。
(2) 配合季節栽種珠蔥。
(3) 配合季節採收芫荽。
(4)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計數蚯蚓繁殖數量,及放生蚯蚓。
(5) 學生農耕社團戶外課採收「蔬果香草標本區」及「垂直綠牆區」地瓜葉及空心菜。
(6) 學生農耕社團室內課融入「家政」課程,烹飪地瓜葉蛋花湯、炒空心菜,製作芳香萬壽菊及綠薄荷花草茶。
    [implement_evidence] => MDctMTEz5bm057ag5bGL6aCC5a(2Bm5pa95pyf56iL6IiH5YWn5a65X(2BS9kOitieizh(2BaWmV8yNDA0MjkxMTE4MzE(3D_4233.docx
    [implement_evidence_name] => 07-113年綠屋頂實施期程與內容_佐證資料.docx
    [features] => 一、區域:
本校綠屋頂包含「屋頂平臺」及「垂直綠牆」二大部分,說明如下:
(一)「屋頂平臺」:分為「九宮格蔬果香草標本區」與「花海及淺根作物區」。
(二)「垂直綠牆」:分為「樓梯前綠牆」與「教室前綠牆」。
二、永續環保:
(一)蚯蚓堆肥:以生廚餘、落花、落葉及枯枝餵食蚯蚓,解決生廚餘問題,再以蚯蚓糞便為肥料栽種綠屋頂植物。蚯蚓在土壤中爬行同時發揮了鬆土的功用,有利植物根部的生長。學生藉由觀察蚯蚓,增進生物、理化及農耕素養。
(二)廢棄寶特瓶再利用:「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使用廢棄寶特瓶裝設於花盆底部,以儲存花盆底部流出之多餘澆灌水,並搭配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透過毛細現象引寶特瓶內之儲存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
(三)舊花盆再利用:「屋頂平臺」使用校慶祝賀花籃廢棄盆及環保木質植栽箱建置,「垂直綠牆」使用校內陳年舊盆建置。
(四)響應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依據SDGs 目標2之「促進永續農業」設計課程,進行教學。
(五)淨化空氣:「垂直綠牆」主要栽種黃金葛家族(含黃金葛、萊姆黃金葛,及白金葛)。經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出版之《淨化室內空氣之植物應用及管理手冊》,黃金葛具有移除揮發性有機污染物(如:甲醛)能力強、二氧化碳移除速率高,及滯塵能力佳等優點,科學文獻證實可有效淨化空氣。
(六)降低溫度:「屋頂平臺」植物及土壤阻隔日光直射頂樓天花板混凝土,以降低頂樓教室溫度,進而減少耗費冷氣與電扇電力。
(七)水資源回收再利用:設置雨⽔回收系統澆灌農作物,節能減碳。
三、落實食農教育法:
依據食農教育法所定6大推動方針:「支持認同在地農業、培養均衡飲食觀念、珍惜食物減少浪費、傳承與創新飲食文化、深化飲食連結農業、地產地消永續農業。」加強宣導,並設計課程,進行教學。
四、結合社區與家長力量:
綠屋頂建置及養護工作由學生、教職員工、志工家長及社區熱心人士擔任。並邀請專精農耕的家長及社區人士傳授栽種綠屋頂植物、設計綠屋頂景觀的知識及技能。結合社區與家長之力量,共同營造親師生與鄰里合作之氛圍,促進學校經營與發展,帶動社區共榮共好,實踐美好臺北田園城市理想。
五、愛鄉愛土:
栽種台灣原生種桑樹,因是道地台灣原生,比從國外引入的植栽更能適應本土環境,抗病蟲害、適應力強,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管理,可減少管理經費,且不需使用農藥,以免讓害蟲因產生抗體而愈來愈強。此外,可為未來採食桑葚及培育蠶寶寶做準備。
六、科技設備:
(一)「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使用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搭配廢棄寶特瓶裝設於花盆底部,以儲存花盆底部流出之多餘澆灌水,引水條透過毛細現象引寶特瓶內之儲存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
(二)「屋頂平臺」:設置雨水回收系統,及定時自動澆水設備,其中「九宮格蔬果香草標本區」採用滴灌方式,「花海及淺根作物區」則採用噴灌方式。學生學習操作設定方法,提升科技素養。
(三)「垂直綠牆」:設置定時自動澆水設備,採用滴灌方式,提升科技素養。
七、舉辦講座:
(一)邀請陽明交大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講解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等知識。
(二)邀請臺北典藏植物園講師解說臺灣原生種植物及實作綠屋頂植物拓印。
(三)邀請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講師解說食農教育-優質蛋白質挑選順序:豆製品>;;;魚肉、海鮮>;;;蛋>;;;羊牛豬鵝鴨雞。讓學生了解綠屋頂所栽種之紅豆、綠豆為優質蛋白質首選。
(四)邀請臺⼤植物科學研究所及園藝研究所碩士講解肥料、土壤等知識。
八、植物種類多元:
栽種植物種類多元化,讓學生可以認識各種不同植物的生長特性,並觀察多元型態的根、葉、莖、花、果,及種子,說明如下:
(一)「屋頂平臺」:
1、蔬菜類:地瓜葉、紅鳳菜、紅莧菜、韭菜、南瓜、大蒜、紅蔥頭、綠豆、黃豆、黑豆、紅豆、芝麻、紅藜、蘿蔔嬰等。
2、香草類:綠薄荷、芳香萬壽菊等。
3、中草藥:麥門冬、紫蘇、紅紫蘇、枸杞、金銀花、穀精草、木賊等。
4、花:日日春、麒麟花、仙丹花、梔子花、茉莉花、九重葛、雪茄花、波斯菊、杜鵑花等。
(二)「垂直綠牆」:
1、垂生植物:黃金葛、萊姆黃金葛、白金葛等。
2、垂生中草藥:天門冬(武竹)等。
3、微垂生植物:蔓性紫花馬纓丹、吊竹草、南美蟛蜞菊等。
4、爬藤水果:百香果。
5、(點綴用)花:玫瑰花。
6、(點綴用)香草類:左手香。
九、安全措施:
(一)訂定並宣導「本校綠屋頂使⽤與安全管理規範」。
(二)設置安全護網,並定期檢修。
十、學生親自建置及養護:
「綠屋頂」盆缽運用本校原有舊花盆,從無到有全程均由教師帶領學生們親力親為建置,包含挑選植物、脫盆、補土、栽種、移植、澆水、施肥、修剪、採收、義賣。培養學生農耕園藝終身興趣,怡情養性,調劑身心。
十一、設置植物說明牌
學生手腦並用,上網查詢各植物的知識,排版、列印並建置植物說明牌。
十二、鋪設抑草蓆
學生集思廣益,討論如何解決野草叢生的困境。並學習剪裁、鋪設、固定抑草蓆,以防治野草,增進養護農田效能。
十三、融入課程:
融入社團、生物、生活科技、理化、家政、健康教育、視覺藝術、數學、資訊、語文等課程,提升各大領域素養。植物心理學、農園/庭園景觀設計、肥料知識、烹飪、健康飲食等主題課程,落實食農教育。如:
(一)自食齊力,尚「介」長「壽」(家政/健康教育)。
(二)每日飲食指南桌遊(健康教育/生物)。
(三)蚯蚓堆肥實作(生物/理化)。
(四)植物心理學雙語實驗(輔導/生物/英文)。
(五)黃金葛三兄弟綠牆(視覺藝術/生物)。
十四、校慶義賣蔬果花草,所得扶助弱勢學生。
十五、可食地景、觀花植物及觀葉植物美化校園環境,提高綠覆率,提供親師生無農藥雜糧、蔬果及紓解壓力的休憩園地。
    [experience_reflection] => 一、新增課程:「採集桑葉,飼養蠶寶寶」、「閱覽與操作教育部校園樹木資訊平臺網站」、「丈量樹胸高周長及樹高,以計算樹木碳匯(量),學習朝向淨零碳排的世界公民永續目標邁進」及「協助清理社區巷弄植栽區」等課程活動,以擴大同學視野。
二、學生實作蚯蚓堆肥,以生廚餘、落花葉及枯枝餵食,解決生廚餘問題,再以蚯蚓糞便為肥料栽種綠屋頂植物。蚯蚓在土壤中爬行同時發揮了鬆土的功用,有利植物根部的生長。學生藉由觀察蚯蚓,增進生物、理化及農耕素養。
三、配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及落實食農教育。
四、栽種台灣原生種桑樹,因是道地台灣原生,比從國外引入的植栽更能適應本土環境,抗病蟲害、適應力強,不需要花很多時間管理,可減少管理經費,且不需使用農藥,以免讓害蟲因產生抗體而愈來愈強。此外,可為未來培育蠶寶寶做準備。
五、學生回收廢棄寶特瓶,在「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的過程,學生發現相同容量但不同廠牌的寶特瓶瓶身高度稍不同,需收集瓶身高度完全相同的四個寶特瓶裝置在同一花盆底部,花盆才可平衡直立,藉以培養學生環保情操、活用物理知識及觀微知著、不輕忽細節的能力。
六、「屋頂平臺」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將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裝設於銜接花盆底部的廢棄寶特瓶內,讓學生觀察毛細現象使寶特瓶內之儲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藉此培養學生思考及觀察物理現象。
七、研發「綠屋頂作物VS六大類食物」桌遊教具,結合衛福部「每日飲食指南-六大類食物」健康飲食知識,辦理「自食齊力-尚『介』長『壽』」活動,寓教於樂,親師生及民眾反應熱烈,成效良好。
八、邀請陽明交大環境工程研究所、臺北典藏植物園、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及臺⼤植物科學研究所及園藝研究所講解綠屋頂相關知識。
九、「垂直綠牆」栽種三種不同品種的黃金葛,包含黃金葛、萊姆黃金葛,及白金葛。結果發現垂生速度黃金葛最快,萊姆黃金葛次快,白金葛最慢。此外,黃金葛最不易被野草侵犯,萊姆黃金葛其次,白金葛最易被野草侵犯。
十、「屋頂平臺」所栽種的植物可起死回生。例如:綠薄荷、雪茄花、仙丹花。酷暑或嚴重缺水時,植物呈現枯萎的狀態,葉子大量掉落,學生及時澆灌大量水分,植物起死回生,又再度呈現欣欣向榮、枝葉茂盛的景象。讓學生體認要學習這些植物強韌的生命力,力求生存。
十一、「垂直綠牆」黃金葛可向上攀爬,也可向下垂生。向上攀爬時,愈往上生長的莖、葉愈大;向下垂生時,愈往下生長的莖、葉愈小。
十二、「屋頂平臺」所栽種的地瓜葉在3月份時產生「連作障礙」,產量銳減。因此學生將僅存的一株地瓜葉移植至他盆,原盆則改種油菜。輪耕之後,6月份原盆再重新種回原地瓜葉,地瓜葉又恢復往日枝繁葉茂情形。學生類比日常學習活動,若連續學習同一科目數小時後,也會產生「連作障礙」,因此須轉換從事其他活動,例如:運動、唱歌或學習不同科目,才可避免學習效能低落。
十三、未來推展方向:
(一)持續施作蚯蚓堆肥,解決生廚餘問題及協助鬆土,並以蚯蚓糞便施肥。學生藉由觀察蚯蚓,提升生物、理化及農耕素養。
(二)持續配合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及落實食農教育。
(三)持續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落實永續環保、節能減碳。
(四)持續結合家長會力量,借重專精農耕、農園設計家長之長才,及鼓勵志工家長熱心參與,營造親師生共同學習成長之合作氛圍。
(五)持續善用社區資源,邀請社區人士傳授栽種綠屋頂植物、設計綠屋頂景觀的知識及技能。結合社區之力量並推廣臺北田園城市理念,共同達成鄰里合作、共榮共好之願景。
(六)持續栽種台灣原生種植物以友善環境。
(七)持續栽種台灣原生種桑樹,為未來培育蠶寶寶進行田園教學做準備。
(八)推動「國中生養生觀念」:建立終生勞動養生及健康飲食觀念,並持續辦理「自食齊力-尚『介』長『壽』」活動。
(九)持續設計「寓教於樂」栽種活動。
(十)持續教育學生團結合作栽種,學習發揮團隊精神。
(十一)持續邀請專家學者講解綠屋頂相關知識。
    [base_photo1] => 1121user781_4233.JPG
    [base_photo_name1] => IMG_5717●.JPG
    [base_description1] => 植栽盆缽採用環保材質木箱,愛護地球。善用科技知識,設置自動澆水系統。走道寬敞,適合進行分組養護及教學活動。學生以扦插法繁殖地瓜葉後,採收地瓜葉,以進行烹飪課,落實食農教育。
    [base_photo2] => 1121user542_4233.JPG
    [base_photo_name2] => IMG_5805●.JPG
    [base_description2] => 同學親手將樓梯前陽臺舊有武竹植栽移植至中庭,並運用陽臺武竹原舊花盆,重新栽種黃金葛、萊姆黃金葛、白金葛及吊竹草等植物,以建置「樓梯前垂直綠牆」,便於教師及學生就近養護垂生農作物,以淨化空氣、美化環境,促進永續發展。小義工進行施肥、拔除野草、清理枯枝、枯葉、修剪、澆水等養護工作。師長從旁指導及維護學生安全。學生觀察不同植物的垂生速度,發現黃金葛最快,萊姆黃金葛次快,白金葛最慢。此外,黃金葛最不易被野草侵犯,萊姆黃金葛其次,白金葛最易被野草侵犯。
    [base_photo3] => 1121user483_4233.png
    [base_photo_name3] => 綠屋頂-清理.png
    [base_description3] => 綠屋頂周圍女兒牆設置安全護網,維護親師生安全。場地寬敞,適合進行教學示範課程及農場團康活動。學生戴先人智慧的結晶-斗笠-防曬,同心協力拔除野草,並清掃走道。
    [base_photo4] => 1121user884_4233.png
    [base_photo_name4] => 綠屋頂-育苗.png
    [base_description4] => 綠屋頂小義工學生收集廢棄寶特瓶,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使用廢棄寶特瓶裝設於花盆底部,以儲存花盆底部流出之多餘澆灌水,並搭配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透過毛細現象引寶特瓶內之儲存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節能減碳。並分工合作進行以點播方式播種育苗。

    [base_photo5] => 1121user685_4233.JPG
    [base_photo_name5] => IMG_1334●●.JPG
    [base_description5] => 同學親力親為採收綠屋頂蔬菜,並學習以乾淨的「垃圾袋外包裝」包裝蔬菜,再分送弱勢學生及社區長者。
    [base_photo6] => 1121user636_4233.JPG
    [base_photo_name6] => IMG_6779●.JPG
    [base_description6] => 「淨零碳排及節能教育」,學生丈量「樹高」及「樹胸高周長(以求出半徑)」,進而計算樹木碳匯,以培養環保素養,促進永續發展。 
    [base_photo7] => 1121user517_4233.JPG
    [base_photo_name7] => IMG_6892●.JPG
    [base_description7] => 農耕社團同學飼養蠶寶寶,由孵化蠶卵開始,歷經採集校內外桑葉,餵食一齡蠶(蟻蠶)、二
齡蠶、三齡蠶、四齡蠶、五齡蠶,每隔三天左右清理枯葉及蠶沙(蠶寶寶的糞及尿),並觀察
吐絲、結繭,破蛹及破繭羽化成蛾、交配、產卵等過程。同學並親自採收桑葚,了解中國人
是最早養蠶並織成絲綢的民族、桑葉茶、蠶沙茶與桑葚的營養,及結合食農教育品嘗桑葉
茶、蠶沙茶與桑葚。
    [base_photo8] => 1121user858_4233.png
    [base_photo_name8] => 綠屋頂-澆水2.png
    [base_description8] => 鳥在「屋頂平臺」旁高樹築巢定居,並吃掉學生所栽種的種子及菜苗。社團學生採用不傷害天然生態環境的自然農法抵禦鳥害,架設防鳥網保護蔬果花卉的種子及菜苗,等待蔬果花卉的種子發芽茁壯及菜苗長大後,再拆除鳥網、拔除野草,以採收蔬果、賞花及觀葉。運用農村智慧產物-斗笠,戴斗笠防曬,齊力灌溉,養護綠屋頂植物,以提高綠覆率,協助降低頂樓教室溫度,節能減碳。

    [marketing_url] => http://www.csjh.nss.tp.edu.tw/nss/s/main/p/index
    [video_link1] => https://youtu.be/HTd-lNyU6aQ
    [video_link2] => https://youtu.be/EdUL5ypSfuY
    [video_link3] => https://youtu.be/DTmyz_UTppk
    [year] => 
    [acad_year] => 1121
    [status] => 1
    [sh_status] => 
    [sh_status_name] => {"score1":{"id":"615","name":"陳秋蓉","time":"2024-05-17 23:14:51"},"score2":{"id":"618","name":"楊志文","time":"2024-05-17 15:43:58"}}
    [score1] => 94
    [score1_note] => 
    [score2] => 95
    [score2_note] => 
    [score3] => 0
    [score3_note] => 
    [score_name] => 634
    [time_update] => 2024-04-30 21:57:08
    [json_update_time] => ["2024-04-26 11:09:20","2024-04-26 11:18:05","2024-04-26 11:28:53","2024-04-26 11:38:30","2024-04-26 14:14:05","2024-04-29 11:18:31","2024-04-29 17:39:46","2024-04-29 18:55:28","2024-04-29 19:17:24","2024-04-29 19:19:13","2024-04-29 19:30:25","2024-04-29 19:44:23","2024-04-29 19:49:29","2024-04-30 17:01:05","2024-04-30 17:02:11","2024-04-30 17:03:21","2024-04-30 17:21:30","2024-04-30 20:16:49","2024-04-30 21:22:54","2024-04-30 21:28:11","2024-04-30 21:35:38","2024-04-30 21:55:52","2024-04-30 21:57:08"]
    [time_add] => 0000-00-00 00:00:00
    [time_edit] => 2024-05-27 10:50:20
)
1
IMG_5717●.JPG
植栽盆缽採用環保材質木箱,愛護地球。善用科技知識,設置自動澆水系統。走道寬敞,適合進行分組養護及教學活動。學生以扦插法繁殖地瓜葉後,採收地瓜葉,以進行烹飪課,落實食農教育。
IMG_5805●.JPG
同學親手將樓梯前陽臺舊有武竹植栽移植至中庭,並運用陽臺武竹原舊花盆,重新栽種黃金葛、萊姆黃金葛、白金葛及吊竹草等植物,以建置「樓梯前垂直綠牆」,便於教師及學生就近養護垂生農作物,以淨化空氣、美化環境,促進永續發展。小義工進行施肥、拔除野草、清理枯枝、枯葉、修剪、澆水等養護工作。師長從旁指導及維護學生安全。學生觀察不同植物的垂生速度,發現黃金葛最快,萊姆黃金葛次快,白金葛最慢。此外,黃金葛最不易被野草侵犯,萊姆黃金葛其次,白金葛最易被野草侵犯。
綠屋頂-清理.png
綠屋頂周圍女兒牆設置安全護網,維護親師生安全。場地寬敞,適合進行教學示範課程及農場團康活動。學生戴先人智慧的結晶-斗笠-防曬,同心協力拔除野草,並清掃走道。
綠屋頂-育苗.png
綠屋頂小義工學生收集廢棄寶特瓶,建置「零廢棄循環型都市農園」,使用廢棄寶特瓶裝設於花盆底部,以儲存花盆底部流出之多餘澆灌水,並搭配德國研發之高科技引水條,透過毛細現象引寶特瓶內之儲存水上行,提供土壤水分,節能減碳。並分工合作進行以點播方式播種育苗。
IMG_1334●●.JPG
同學親力親為採收綠屋頂蔬菜,並學習以乾淨的「垃圾袋外包裝」包裝蔬菜,再分送弱勢學生及社區長者。
IMG_6779●.JPG
「淨零碳排及節能教育」,學生丈量「樹高」及「樹胸高周長(以求出半徑)」,進而計算樹木碳匯,以培養環保素養,促進永續發展。
IMG_6892●.JPG
農耕社團同學飼養蠶寶寶,由孵化蠶卵開始,歷經採集校內外桑葉,餵食一齡蠶(蟻蠶)、二 齡蠶、三齡蠶、四齡蠶、五齡蠶,每隔三天左右清理枯葉及蠶沙(蠶寶寶的糞及尿),並觀察 吐絲、結繭,破蛹及破繭羽化成蛾、交配、產卵等過程。同學並親自採收桑葚,了解中國人 是最早養蠶並織成絲綢的民族、桑葉茶、蠶沙茶與桑葚的營養,及結合食農教育品嘗桑葉 茶、蠶沙茶與桑葚。
綠屋頂-澆水2.png
鳥在「屋頂平臺」旁高樹築巢定居,並吃掉學生所栽種的種子及菜苗。社團學生採用不傷害天然生態環境的自然農法抵禦鳥害,架設防鳥網保護蔬果花卉的種子及菜苗,等待蔬果花卉的種子發芽茁壯及菜苗長大後,再拆除鳥網、拔除野草,以採收蔬果、賞花及觀葉。運用農村智慧產物-斗笠,戴斗笠防曬,齊力灌溉,養護綠屋頂植物,以提高綠覆率,協助降低頂樓教室溫度,節能減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