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教學習地圖

學校資料

市立新生國小
衛生組長
bsyan@snes.tp.edu.tw

填報資料

臺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36號
原有並新增
市有
土耕

(參考網站http://card.url.com.tw/realads/map_latlng.php,輸入學校地址)
121.322度 , 25.147度

(可使用google map計算)
50
15
570
0 人
585
4
校內預算
營養午餐、分送學生、分送協助者、結合烹飪課程

本學年預計實施期程與內容

本學期實施期程與內容
週次/每週 節
融入生活/主題課程/語文/健康 辦理
課程大綱〈含教學及實作〉
寒假
D教師專業成長:分享小田園經驗及期初規劃(葉美萍老師)

第1、2週 (2/13-2/24)
教師準備:
(1)分配各班認領種植區
(2)規劃食農課程內容

第3、4週 (2/27-3/10)
A農田:
(1)園圃整理,整地種植準備。
(2)播種:蕃茄、香菜、蔥、香草、小黃瓜,及黑豆、紅藜、芝麻等雜糧作物,可供料理實驗班使用的食材。
(3)採收上學期種植的小麥和黃豆
B教室:
(1)認識泥土:認識作物栽培、有機資材、混土與種植。
(2)結合語文課,書寫小麥和黃豆觀察紀錄和心得
C餐桌:
(1)香草炸年糕
(2)運用午餐剩餘水果和牛奶,製作優格和果乾(柳橙、蘋果)

第5、6週 (3/13-3/24)
A農田:播種、照顧秧苗
B教室:介紹稻米種類和生長歷程、介紹芽菜和簡單培育的方法
C餐桌:
(1)芽菜DIY:指導學生利用簡單器具培育豆芽(黑豆、黃豆、豌豆、綠豆)及苜蓿芽
(2)配合清明節氣DIY(時蔬潤餅捲、芽菜飯糰)
D教師專業成長:3/15雜糧經驗分享(全教總黃文欣老師)

第7、8週 (3/27-4/7)
A農田:播種香料植物(香菜、紫蘇、小茴香、奧勒岡等)、甜椒、豆類(四季豆、花豆、紅豆、綠豆)
B教室:了解何謂「當季」農產品,對四季蔬果有初步認識。
C餐桌:
(1)品嘗紫蘇飯糰、香草麵包、鬆餅
(2)運用午餐剩餘水果和牛奶,製作優格和果乾(芭樂、木瓜)

第9、10週 (4/10-4/21)
*評量週
A農田:觀察紅藜和豆類的生長
B教室:配合生活課,完成豆類生長日誌。植物觀察筆記(黑豆、小黃瓜、紅藜、稻米)。
C餐桌:胡麻醬小黃瓜、優格小黃瓜條
D教師專業成長:大安森林公園生態環境規劃(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秘書長賴素燕小姐)

第11、12週 (4/24-5/5)
A農田:種植草頭娃娃(達冠草)、採收豆子、採收香草
B教室:裝飾草頭娃娃,製作母親節禮物。
C餐桌:
(1)水煮豆子、蜂蜜小黃瓜、柚子茶小黃瓜、香草水果茶
(2)運用午餐剩餘水果和牛奶,製作優格和果乾(芭樂、蘋果、木瓜)
D教師專業成長:5/1認識食農教育法(洪維琴老師)

第13、14週 (5/8-5/19)
A農田:幫小黃瓜授粉、稻米害蟲防治
B教室:書寫植物觀察筆記(黑豆、紅藜、小黃瓜、稻米)
C餐桌:薄荷茶、檸檬小黃瓜、檸檬海帶小黃瓜
D教師專業成長:光合作用的存錢筒--澱粉(億觀生技葉長青博士)

第15、16週 (5/22-6/2)
A農田:種小番茄、觀察稻米抽穗
B教室:介紹乾燥香草(迷迭香、薄荷、甜菊、艾草),製作香包材料。
C餐桌:運用午餐剩餘水果和牛奶,製作優格和果乾(芭樂、鳳梨、芒果、柳橙、蘋果、木瓜)

第17、18週 (6/5-6/16)
A農田:觀察小番茄開花
B教室:認識魚腥草、香茅、麝香草,書寫「食農好味道」紀錄。
C餐桌:
(1)魚腥草香茅酸梅湯、蔥花捲、木瓜牛奶、鳳梨麵包
(2)運用午餐剩餘水果和牛奶,製作及品嘗優格和果乾(鳳梨、芒果)
D教師專業成長:6/12食農教育經驗談(江盈盈老師)、關渡志工經驗分享(張芷菱老師)

第19、20週 (6/19-6/30)
A農田:觀察稻穗,分辨空包彈和飽滿稻穀的差別。
B教室:分享植物觀察心得
C餐桌:魚腥草白鶴靈芝草涼茶、優格鳳梨麵包

暑假
種植與觀察照顧
堆肥實驗及輪休養土

1.學生觀察植物生長,從小黃瓜的開花、授粉和結果中,體會凡事皆有時間,要在適當的時間作適當的事;從觀察小麥穗中,察覺麥稈竟是空心的、麥芒連接麥粒,從中體會自然的奧妙與樂趣。
2.播種一百多顆黑豆,只有四顆發芽存活,遇到天氣炎熱,下雨沖刷等氣候異常現象,在四月底時,雖已結出豆莢,但缺水死亡,全軍覆沒,無依倖免,讓人感到驚訝、遺憾及不捨,更能體會敬天愛人。
3.成立「新生食農愛自然」社群,以團體的力量,規劃及推動食農教育,精進教師專業發展,也影響更多學生體會從農田到餐桌的樂趣。
4.將食農教育融入語文教學,指導學生用五感觀察品嘗食農料理,書寫經驗,留住「食農好味道」的生命記憶。
5.邀請猛禽研究會到校舉辦鳳頭蒼鷹講座,讓學生了解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猛禽,及大安區的生態系統關係。
6.進行堆肥實驗,在堆肥桶中放入打掃時收集的校園落葉,和自製的香蕉液肥,獲得自製有機肥的寶貴經驗。
7.結合營養午餐剩餘食物,豐富學生五感體驗的生命經驗,培養惜食愛物的永續生活態度。
8.未來擬繼續申請北市教育局的揪團計畫和申請全教總的雜糧學堂計畫,為教師增能,讓新生小田園發揮更深遠的影響力。
9.因應氣候變化,除了室外小田園觀察與種植之外,未來仍將持續室內的小田園觀察,運用陽台花盆可就近觀察及可搬移的特點,減低室外天氣不良影響。
10.已申請公視遊戲本「小菜圃大豐收我的戶外觀察課」和「隨自然樂生活節氣嬉遊記」,希望能培養學生觀察力和感受力,觀察蔬果食材,體驗種植蔬菜的樂趣、以及收成的成就感。

田園基地成果照片/說明

HGWB4292.JPG
長期經營總務處前(地下室車道入口上方)的一小塊廢土堆,堆肥(營養午餐果皮),成為蚯蚓的樂園,更是小田園的主要基地,綠意盎然,吸引蟲鳥聚集。
LGTM7098.JPG
本學期增加四樓平台種植區,13個種植方塊,讓各班老師參與種植不同作物(薄荷、薰衣草、迷迭香)。
IMG_6727.JPG
本學期增加四樓平台種植區,13個種植方塊,讓各班老師參與種植不同作物(芳香萬壽菊、蘆筍、小麥、芭樂、番茄等)。
FIXA4159.JPG
長期經營總務處前(地下室車道入口上方)的一小塊廢土堆,堆肥(營養午餐果皮),成為蚯蚓的樂園,更是小田園的主要基地,綠意盎然,吸引蟲鳥聚集。 小田園的豆子種植狀況,引導學生觀察豆類成長。
DSC_0972.JPG
教室陽台盆栽,能讓學生就近觀察植物生長,也是理想的種植區。
DSC_1099.JPG
教師帶學生到四樓平台,觀察植物生長(紅藜、蔥、小番茄等),四樓平台是中高年級學生上科任課必經之路,學生經常關注植物的生長狀況。